ap_F23_20100724115441546.jpg 

                  泉州祖廟 富美宮 蕭太傅 
 

   蕭府王爺  又稱蕭太傅 , 諱望之 , 字長倩 內地亦稱 蕭阿爺 . 白鬃公, 於漢武帝元封四年 生於東海蘭陵農戶 今山東蒼山西南蘭陵鎮 , 後徒遷社陵 今陜西西安市東南方 , 青少年時期向師長 後倉 求教十年 , 以令詣太常受業 , 復 求教士白奇 , 又從夏侯勝學論語 . 禮服 , 由於  望之 好學十八歲 已是赫赫有名儒學賢士 ,  望之 飽學 深受長史丙吉器重 , 與儒生 王仲翁 同為賢士 , 被推薦面見秉政者大將軍 霍光時 ,  望之 不顧個人得失安危 , 不畏強勢 , 因露索與兩吏挾持觸逆秉政者 , 遂被拒用 。

 

   由此可見  望之  性剛率直 , 然而王仲翁被授為大將軍史 , 三年後王仲翁官拜光祿大夫給事中 ,   望之  始經射策甲科 派任為東門候城門官 , 其後歷官 . 郡吏 . 大行治禮承 . 謁者 . 諫大夫 . 丞相司直 . 平原太守 . 少府 . 左馮翊  . 大鴻臚 . 御史大夫 . 太子太傅 . 宣帝臨終遺詔封為前將軍 , 光祿勳 , 領尚書事 , 輔佐元帝 ,  望之  為官忠軍愛民 貢獻良多  。

 

    其重要政績略述如下 :

一.元康二年 ,  望之  四十四歲 任 左馮翊

     西羌兵變 , 隴希 . 陜北八郡 , 田事頻廢 , 時京兆尹 , 張敝上書量栗贖罪 , 以補糧罄庫缺。 望之  堅決反對 , 毅諫 , 此則富者得生 , 貧者獨死 , 貧富異刑立章爰及矜人 , 哀此鰥寡 , 法所不容 ,   望之  所為乃是伸張正義。

 

二.神爵二年 ,  望之  四十八歲 , 任大鴻臚

    匈奴是我國北方強悍的遊牧騎射民族 , 自漢高祖之後 , 漢朝北疆時常受其侵擾害 , 漢武帝即位為救其患而安之 , 不惜將宗女細君公主嫁給烏孫、猎驕靡,締結姻親以牽制匈奴。姻親關係使外戚有機參政也是漢朝最大弊病 , 細君因語言不通 ,婚姻不美滿,且烏孫背信邊境未得安。

    漢元康二年烏孫、昆彌、翁貴靡再次提議要求娶漢宗女相夫公主 , 重結姻親共拒匈奴 , 實是永無止境要求 , 但經宣帝認可 ,可是  望之  認為烏孫絕域 , 信其美言異疆聯婚非為善策 , 況且烏孫持兩端難予約結 , 變故難保 ,  望之  據此經一年多苦諫說服宣帝 , 終得保持國格及民族尊嚴。

 

三.五鳳元年 ,  望之  五十一歲 , 任御史大夫

   自漢高祖至宣帝經十位皇帝歷二百多年 , 北彊時常受匈奴侵擾禍害 , 因此戰事不休 , 時至公元前五十七年匈奴內亂分裂為五單于互相殘殺 , 漢朝臣都認為匈奴為害日久可乘其亂舉兵攻打滅之 ,  望之  獨排眾議反對 , 乘亂而幸 , 出兵不義 , 必然無功 , 宜遣使關照 , 輔其微弱 , 救其患難 , 宣帝從  望之  所議 ,  遂助呼邪、單于平亂定國 , 單于蒙恩得復其位,感恩稱臣以報 , 四夷聞知同稱讚我朝義 , 因此我朝威揚德昭 , 望之厥功偉唉。

 

四.甘露三年 ,  望之 五十七歲,任太子太傅

    望之  巨儒達學,導以經術,宣帝朝屢次建議用儒家思想做為治國思想 , 選用內臣注重明經術 , 通于凡微謀慮之士 , 期望漢朝封建統治 , 能達到儒家希求的堯舜 ,『成康之治』理想境界。是年奉詔主持石渠閣會議 , 評儒生對<五經>之異同 , 宣帝親自臨決 , 置立梁丘<易經>小夏候<尚書>谷梁<春秋>博士。促使宣帝朝政治清明中興,望之誠是勞苦功高。

 

    望之  , 漢代儒宗 , 治國大材,文韜武略 , 導以經術 , 出謀獻策 , 盡心謁力 , 輔佐漢室,厥功茂焉 , 宣帝為表其尊榮繪像於麒麟閣誌念 , 其勇以觸逆蠻橫權貴 , 把自身安危得失置之度外 , 剛正不阿更受後世尊崇敬仰 , 率直性格也成為祂被打擊 , 誣害禍根。不幸於六十一歲之年被宦豎石顯、弘恭構陷 , 飲鳩而終。

 

艋舺金義宮 蕭府王爺.jpg

                              艋舺 金義宮 蕭府王爺

 

   漢書班固贊曰 :  蕭望之  歷位將相 , 籍師傅之恩 , 可謂親呢忘間。及至謀泄隙開 , 讒邪構之 , 卒為便嬖宦豎所圖 , 哀哉……不然 , 望之堂堂 , 折而不撓,身為儒宗  , 有輔佐之能 , 近古社稷臣也。   

 

                                              蕭王爺信仰形成與廣怖

 

   望之 西漢宣帝太子太傅  , 一生為漢室及民眾貢獻良多 , 惜為宦豎石顯、弘恭構陷 , 飲鳩而終君民同哀 , 漢元帝驚聞賢傅被害 , 卻食 , 涕泣 , 哀慟。歿後數年京畿鄰近天象異常 , 災害連年人們于痛苦中 , 同感靈異 , 元帝追念恩師不忘 , 每歲時節 , 遣使祠祭望之冢 , 終元帝世。

   良書記載 : 南齊朝、南齊太祖,齊高帝、蕭道成即位後立七廟 , 始將  蕭望之  神明入祀國家祭祀殿堂「明堂」。

 

    另有一說至十三代哀帝時(公元前五年),使昭雪平反,敕封相國公為神,歷朝保國佑民,威震遐邇廟供俎豆,每歲農曆五月十七日紀念神恩祭典千秋,香煙萬載,綿綿不絕,嗣冑育,子孫聞,屢近六部卿云耳。

 

   泉郡富美宮記載 : 富美古渡,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渡頭之一。是連接內地與出海貨物集散的重地,鄰近的”聚寶街”在宋元時是外國商賈經商貿易之所而得名。明代永樂三年(一四零五)附近的車橋村,建有”來遠驛”專為接待國外使者、客人之用。

 

   清代 , 民國期間城南仍是泉州經貿金融活動的中心。 明代中後期 , 泉州曾因屢遭各種災害 , 特別是瘟疫的肆虐 , 人們為抵御災禍、擺脫惡境 , 以求生存 , 于是民間紛紛建立小祠 , 供奉保護神、歲時典祭、企求神靈保境安民。在沿江沿海地帶所設的小祠則多奉祀”王爺”, 認為王爺有賞善罰惡 , 司瘟驅疫 , 降災賜福的職能。因此,民間對王爺甚為虔信。相傳 , 泉郡富美宮始創于明代正德(一五零六~一五二一)年間。

 

   蕭氏家譜記載:蕭氏是古老姓氏,源遠流長經時空變換 , 子孫日眾 , 漸漸向南擴散。時至唐僖宗中和元年(八八一)梁房系三十七世 , 江南刺史 , 蕭曦字德卿為避戰亂帶領族人遷徙入閩 , 後被稱為入閩始祖肇基長樂 , 綿延繁衍至明正德已羅列為十八位分支派祖 , 其中一派落藉於泉州郡城,晉江港仔墘富美渡頭一帶。

  

    蕭氏族人為追念先祖 , 遂於明正德年間(一五零六)擇在頻臨 富美古渡榕樹下建一簡陋小廟奉祀忠貞節烈 先祖蕭太傅。此廟雖不起眼 , 可是創建於最佳時點,該是天意也可謂  蕭太傅  福得天時地利。

 

    建廟年代適逄泉州一帶災害頻傳 , 瘟疫盛行 , 泉州府誌記載 , 明嘉清四十一年 , 泉州郡城流行瘟疫 , 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觀 , 尸相枕藉 , 有闔戶無一人存者 ,市門俱閉  ,至無敢出 , 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元年 , 就發生過七次這樣”死者無數”的重大瘟疫。泉州地處濱海 , 人口越密集地區 , 疫癘就更嚴重 , 而且一發生就達到無法收拾地步。

 

    泉州城屢受疫癘肆虐 , 人心惶惶 , 談疫色變。當疫情發生 , 醫藥缺乏年代求醫無處 , 百姓更為恐懼 , 只好轉向神祇祈求護佑 , 況且明朝統治者為保朝代長治久安 , 轉移人民對朝中鬪爭視線 , 特別提倡造神運動 , 背境造成  蕭王爺信仰應運而生 , 富美宮初創是蕭姓宗廟 , 安奉忠君愛民的祖先 ,  阿爺公蕭太傅  , 祭祀圈也只是蕭姓人家。時來運轉,時勢造成百姓對神祇有所需求。

 

    蕭太傅  剛正不阿、忠貞節烈 , 班固贊曰 , 為近古社稷臣。眾所咸仰 , 人們以”正者為神”信念 , 促使異姓臨廟朝奉膜拜祈求 , 信眾與日俱增 , 歷十五寒暑潛移默化 , 簡陋爾小宗廟的蕭阿爺,終於轉化為 蕭王府王爺行宮的  蕭王爺 , 由於蕭王爺信仰深植人心 , 信眾更將  蕭阿爺  奉為  保境安民驅瘟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