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 遲 恭 將 軍 (蘆洲 天靈宮).jpg 

                       尉 遲 恭  將 軍

                       (蘆洲 天靈宮)

   尉遲恭585年-658年) ,結束初名將,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  唐代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并州都督忠武禮品陪葬 昭陵 (李世民墓)  。

 

   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煬帝大業末,尉遲敬德 從軍於高陽,以武勇稱,累授朝散大夫。隋大業十三年劉武周起,收羅 尉遲敬德 為偏將,與宋金剛南侵,陷晉、澮二州。尉遲敬德 破永安王孝基,俘虜獨孤懷恩唐儉等(李世民與劉武周對戰時,曾降服 尉遲恭,後,尉遲恭 被諸將排擠,李世民看出來後,跟祂 說:「願意,就留下來;不願意,我可以放你走。」尉遲恭求去,於是李世民給 祂一筆錢;後來,李世民在戰場上身陷危險,尉遲恭 突然殺出,解救李世民一命,從此成為左右手。) 

          尉遲恭 將軍 石雕像 
        (中華寺原名為靈山寺)

   武德三年(620年),世民徵劉武周,劉武周令 尉遲敬德 與宋金剛在介休抵禦。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前往勸降。尉遲敬德 與尋相舉城投降。世民大悅,賜以曲宴,引為右一府統軍。

  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 ,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 事前事後出力甚多,尤以為救世民本人而射殺世民四弟元吉與入宮上船為唐高祖守衛並請立世民為太子於大多數,如後排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詳細過程請見:玄武門之變

   敬德所得財,必散之士卒。頗以功自負,與朝廷宰相不和,後出為襄州都督遷同州刺史。史載:嘗侍宴慶善宮,有班其上者,敬德曰:“爾何功,坐我?”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 勃然大怒,一拳揮出,差點把道宗眼睛打瞎。太宗很不高興,罷,召讓曰:“史,嘗怪高祖(劉邦)時功臣少全者。今視卿所為,乃知韓、彭(韓信,彭越)夷戮,非高祖過。國之大事,惟賞與罰,橫恩不可數得,勉自修飭,悔可及乎! ”敬德頓首謝。後改封鄂國,歷鄜、夏二州都督。敬德晚年謝賓客不與通,“穿築池台,崇飾羅綺,嘗奏清樂以自奉養”。又餌雲母粉,飛煉金石,為方士術延年,凡十六年顯慶三年658年)卒,唐高宗廢朝三日,詔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臨吊,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諡曰忠武,陪葬昭陵。

  尉遲恭  在 玄武門之變 中與 長孫無忌 並稱首功。也顯示其在政治殺伐中武勇而識大勢、果決而清醒的優點。

尉遲恭將軍.jpg                                   

             尉遲恭將軍      
 
(鹿港萬能錫舖 陳萬能、陳志昇錫.青銅.紅銅作品)

   祂的最流芳的故事都發生在降唐以後。而這之中,深獲人心的是祂的“忠勇”尉遲恭 參加了劉武周起義軍,並和宋金剛率軍南下,陷唐晉陽、澮州,大敗李淵軍隊,俘虜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獨孤懷恩、唐儉、於均、齊世良等五名唐將。

   公元620年被李世民戰敗於美良川,復被圍困在介休,經勸降,祂 和劉武周的另一將領尋相歸附了唐朝。李世民讓 祂當右一府統軍。時隔不久,尋相等又相繼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將對 尉遲恭 也產生了懷疑,把 祂 囚禁起來,並對李世民說:“敬德驍勇絕倫,今既囚之,心必怨望,留之恐為後患,不如遂殺”。世民笑著說:“如果 尉遲恭 真要叛變,祂那能在尋相之後呢?”於是令人釋放了祂,引入室內,賞賜了不少金銀財物,並說:“大丈夫處世以義氣相投,小小誤會你不必介意,我怎能聽信那些讒言相害於你呢!請多體諒。如果你真的想走,這些東西就算我送給你的,也不枉我們交往了一場” 。



  當時,李世民正與王世充交戰。有一天,他帶了五百騎兵觀察地形,王世
充率步、騎萬餘突然把他們包圍起來,世充猛將單雄信揮槍直刺李世民。

   尉遲恭 見情況危急,不顧一切,大喝一聲,把單雄信刺於馬下,保護李世民衝出重圍。這時,正好大將屈突通帶領大部隊沖殺過來,合兵攻擊,王世充大敗,被斬獲六千多人,其冠軍大將軍陳智略也被俘虜。從此,李世民對 尉遲恭更加信任,尉遲恭 亦對唐一片忠心,跟世民屢戰沙場,敗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立下了汗馬功勞。 

 

         尉遲恭將軍 故里雕像

   尉遲恭  善於避矛,又能奪敵矛返刺。齊王李元吉知道後,請去掉矛頭與之較
量。元吉多次突刺都不能中,反而被 敬德 奪走三次,內心感到莫大恥辱,但也發現 尉遲恭 確實是員戰將,為了和他兄長李建成共同對付李世民,他們用重金收買不成,決計剷除李世民這個羽翼,派人多次行刺。尉遲恭 知道後,索性大開門戶,安然而臥,刺客數次入室,始終不敢下手。繼而元吉又在其父李淵面前誣陷 尉遲恭,被下獄問罪。經世民多方面周旋,才免於被害。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歷史上發生了“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
民針對兄建成、弟元吉聯合爭奪皇位的情況,在群臣的參謀下,率長孫無忌、尉遲恭 等人伏兵於玄武門。那天,建成、元吉照例上朝,走到臨湖殿,發現有變,撥馬急走,建成被李世民射死。這時,尉遲恭 率七十騎繼至,射元吉墜馬。世民坐騎跑入林中被樹枝所掛跌倒,元吉很快趕到奪下弓,扼住了世民喉頭,在這危急關頭, 敬德 馳馬趕到,元吉拔腿便逃,被一箭射死。



   當時,李淵正在宮苑海池泛舟遊玩,李世民今 尉遲恭 前去“警衛”。尉遲恭

披甲持矛直奔那裡,李淵見後大吃一驚,喝問:“今日亂者為邪?卿來此何為?”尉遲恭 回答說秦王以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這時,建成、元吉部下已殺進宮來,尉遲恭 請李淵下道手喻,命令所有部隊歸李世民指揮。李淵見大勢已去,只得依從。事變結束之後,不少人主張把建成、元吉死黨一百多人處死,並沒收其家產,尉遲恭 堅決反對,祂說:罪在二兇,既伏其誅;若及支黨,非所以求安也!”李世民採納了祂的意見,對建成、元吉餘黨不再過問。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尉遲恭 官拜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這一年
突厥犯境,李世民今 尉遲恭 前去迎敵,祂 率輕騎直入敵陣,殺其大將,突厥敗走。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李世民大封功臣,以 尉遲恭 為宜州刺史,改封鄂國公。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二月的一天,李世民問 尉遲恭:“有人常說你反,這是什麼原因”? 尉遲恭 回答說:“我能反嗎?我從皇上征討四方,身經百戰,能夠倖存,實在是鋒鏑餘生。今天下已定,還疑我反叛嗎”?說罷脫衣扔地,露出身上槍箭傷疤。世民感動地說:“請你趕快穿上衣服,正是由於我不懷疑,才對你說這番話”。不久李世民又想把女兒嫁給 祂, 尉遲恭  叩首:“臣妻雖鄙陋,相與共貧賤久矣。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願也”。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為了褒彰功臣,李世民命人將長孫無忌、魏徵、
尉遲恭 等二十四名功臣像畫在凌煙閣上,他還常去觀賞,以表對功臣的讚賞和紀念。

   尉遲恭  晚年閒居,學延年術,修飾池台,謝絕賓客。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
658年)二月去世,享年七十四歲,李治親為祂“舉哀”,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前去哀悼。 

朔州 崇福寺 最為切題的碑記。此碑上下款字剝泐難辨,不知初立何處。 

   此碑位於 朔州市 平魯區 下木角鄉政府 門口 , 高約三米,在石碑的中央 , 刻著“唐鄂國公尉遲敬德故里”十個大字,在其左側,刻著“大清嘉慶二十二年里人廩生支儒林敬獻碑樓記”一行小字。據一位施姓老人講,此石碑在清朝時,不知從哪裡被洪水沖到下木角村,後被村民們立在村西南的一塊地裡,大清嘉慶二十二年,里人廩生支儒林捐錢建造了碑樓,在文化大革命中碑樓被毀。 1998年八年八月,將石碑移至鄉政府門口,並重新建造了碑樓。

西安市護國興教寺內的“基師塔”,高約7米,是窺基的靈塔。 

                   將門高僧窺基

   貞觀六年,尉遲家族又出生一個異人。祂是尉遲敬宗的兒子,尉遲恭 的侄兒,名叫道洪。道洪少喪母,性穎悟,不喜浮俗,被取經回來的唐僧玄奘看中。唐僧 親自到尉遲家勸說,經過繁雜的手續,尉遲道洪終於在唐僧門下披剃,法名窺基。這個 窺基,跟隨唐僧譯經九年,是 唐僧 帶回來的經論的主要註釋人。被佛門稱為“百部疏主”。唐僧從印度取回來的經論,屬於瑜伽一派,稱“法相唯識”之學。其觀點為:一切現象皆是心識所轉化,只有心識才是真實存在,一切世像都是幻有。窺基為開宗者之一。但這一派在稍後的華嚴、天台、禪宗興起後很快消沉。窺基 的著作現在是研究唐僧佛學的最重要的材料。

 

新竹 長合宮 門神 尉遲恭.jpg                                           

             新竹 長合宮 門神 尉遲恭                            

   門神,最早的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鬱壘。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還記載了一位門神: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恭所取代。

   人們為什麼會把祂們印在紙上當做門神呢?據說有這麼一段傳說:一天,唐太宗夢見一位大將軍來向他求救。那位將軍說:“我是東海的龍王,玉帝命令我到人間降雨,唉!我去遲了,以致河水乾了,土地裂了,全國各地都鬧旱災,玉帝知道後大怒,判我死刑,明天午時由你的大臣魏徵監斬,到時候,您如果能想辦法讓魏徵不來,我就能活命。”太宗很同情龍王,就答應了他的請求。第二天一大早太宗就叫魏徵來陪他下棋,從早上一直下到中午,魏徵實在太累了,就打了一個盹兒,誰知祂竟然在夢中去監斬了。

   從此以後,海龍王的冤魂每晚都來找太宗,抱怨他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 秦叔寶 道:願同 尉遲恭 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了。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鐧。執鞭者是尉遲恭,執鐧者是秦叔寶即秦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