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宜蘭 五結鄉 二結 王公廟, 於民國八十六年,為了擴建新廟 ,必須讓出基址,為了保存先人留下文化遺產 ,決定以平移的工程方式 ,將舊廟移動二百公尺至新址,而因舉行千人移廟活動 ,當時轟動全台,就有想去走走的念頭,不過 ,是過了十三年才去 ,原舊廟移至新址後 ,規劃成 二結庄文化生活館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10.jpg

11由於當初建廟後 歷經 日本統治 所以有日本年號 不過字已去除.jpg

由於當初建廟後 歷經 日本統治 所以有日本年號 不過字已去除 .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31.jpg 

舊廟的廟公很熱心的講解,還跟我說當初改建此舊廟時 ,算一算 他已八十五歲 。

29.jpg 

30.jpg

32.jpg

33.jpg

ap_F23_20101011091933666.jpg

35.jpg

36.jpg                                        
 

      二結人是王公的子民,在這有王公守護著,過去生活賴以維繫的精神支柱,一代又一代,王公廟已經深深烙印在二結人的心中 ,王公廟 迄今已歷兩百餘載,其發展歷程可劃分為以下五個時期:

 

一 、 草創時期 : 此時期距今約兩百餘載,蘭陽平原蠻煙瘴癘,荊棘漫生,洪汛浩蕩,瘟疫猖獗。清乾隆五十一年有閩省漳浦縣湖西坑先民廖地,奉迎古公三王神像一軀(即老三王)前來二結定居,奉為居家守護神。鄰近居民每遇吉凶苦難,輒驅往禱祝,咸認王公靈感庇佑有以致之,民眾便共議於原地蓋一茅屋為廟奉祀。

 

二、土埆時期 : 民國初年,此地因位居鐵路與輸運蔗糖台車線上,並扼蘭陽溪渡口之交通要津,致人口逐漸增加。復有日人設置糖廠,帶動地方迅速繁榮,此時信者日眾,神蹟益顯,北、中、南及東部聞風前來祈求庇佑者逐年增多。原有茅屋難容擁擠香客,乃改建土埆,更加瓦葺。

 

三、改建時期 : 民國二十年代,王公驅邪鎮煞,治痾除病,信徒信之越篤。為報神恩,地方耆宿於是鳩首倡議改建事宜,並推舉簡奇財、簡阿財、楊標、張阿富為籌建委員。於民國十八年興工,於民國二十一年工程告竣。廟宇堂皇堪稱美侖美奐的藝術殿堂,其內外形式悉依傳統古制構築,匯集當時噶瑪蘭第二代匠師,巧手神工之不朽巨作。

 

四、增建時期 : 廟體經數十次颱風侵襲,屢有損壞修補,惟難復舊觀。故於民國五十八年加以全面修護。此中包括重作屋頂泥水、瓦作,淘汰剪黏部分,正殿內部重新彩繪。時正殿次間兩旁香客休憩的「過水門」及「護室」亦趁便增建,現有的金亭亦於此期完成。

 

五、擴建時期 : 民國七十五年初,由於地區居民日眾。社區民眾活動及休閒空間需求日殷,政府亦有意於廟區興建公共設施。經本廟管理委員會與社區民眾審慎研議,擬配合寺廟重建及多項公共設施興建,委由國際設計專家日本象集團作全盤性規劃。規劃項目計有初期的社區活動中心(含社區辦公衛生室、會議廳、長青學院、長青俱樂部、社區衛生室、幼稚園、餐廳)、文物館(舊廟復建)、蘭陽溪河濱公園、常原計畫並有市街景觀改造及圖書館的籌設等。整體規劃涵蓋建築造型、社區與廟區互溶一體景觀、休閒遊憩空間等開發理念。 
 

   目前所見的 王公廟 是改建於民國十八年,當時二結地區因鐵路通車、設置紙廠而產業興盛,帶動了地方上的繁榮,當時富甲一方的四大善人:張阿富、簡奇才、簡阿才與楊標聯合捐輸重建王公廟,其中,張阿富對建廟之建材尤有見地,特地由淡水、基隆引入五十支衍樑,並採用了堅韌度可達數百年之久的烏心石木,作為廟體建築三川、正殿通樑與棟架的用材,這種材質的沿用在漳州傳統廟宇建築風格中別出心裁。又其正殿樑脊選用了直徑一米的九芎木,而九芎木乃是清嘉慶十五年派任知府楊廷理在蘭地山區廣植的九芎樹,王公廟 採用九芎木製成的中樑脊實富有歷史意義,而在建築取材上為王公廟奠下穩固且富地方特色的基礎。 



   廟宇建材的選擇除了考慮耐久堅韌外,還傳達出地方的虔敬之心,如三川殿壽樑取材「亞杉」,汲取其諧音乃隱喻「古公三王」之名號,而正殿三界公樑取材「硬殼桂木」,乃取其尊貴之意,前後輝映則成「三王尊貴」之意,由此足見居民的用心。

   此外,極富藝術價值與歷史傳承意義的建築雕刻,乃是噶瑪蘭二代匠師精心之作,生於清同治或是光緒年間的阿助師、林阿發、烏鳩師等人,在陳銀生匠師的主事領導下,創造出煥然一新的新格局,尤以銀生師的細雕作品尤為人矚目,風骨特立而無出其右者,不論是通樑棟架間的構件、樑與金柱間的魚座、雀替或各式格版雕飾都極有樸質細膩之美感,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保存迄今更具文化價值。

 

                 此沿革出處 : 法 二結 王公廟 http://www.wk.org.tw/                                                   

 

 

                                             千人移廟 百年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