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鎮 普濟堂 085.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86.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87.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89.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0.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1.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2.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3.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4.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5.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6.jpg

鎮殿上帝公 神衣上寫著 福建 泉州 安溪 景山公派下

 

大溪鎮 普濟堂 097.jpg

 

大溪鎮 普濟堂 099.jpg

 

大溪鎮 普濟堂 100.jpg

廟前有供信眾寫祈福卡 我也湊一下熱鬧 .

  

大溪鎮 普濟堂 088.jpg      

 

  宰樞廟歷史悠久,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供奉 玄天上帝,沒有 祖師廟 的璀璨精緻,外觀顯得相當簡樸。這座廟是當年來此拓墾的李氏大族所建。廟前廣場,緊臨河岸,是昔日三角湧的舊碼頭,曾經商帆雲集,熱鬧喧囂,如今則是寂寥冷清。

  位於秀川街上的「宰樞廟」且為李姓族人所集資,創建於乾隆四十二年即一七七七年,供奉 玄天上帝,又稱「上帝公廟」,廟宇古舊且燕尾簡潔有力,格局有正身卻無護龍,至今仍保有古樸的外觀。

  公館尾十四番地(今秀川里)的宰樞廟,係以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後裔為成 員籌建者,並購土地為祭典及宗族團聚之用,逐年由各房輪流擔當祭 典,訂 農曆三月初三 為祭典日,祭典後則開族親會並於會後宴敘 ,帶有他廟所沒有的宗族色彩。

  

三峽鎮誌:

  • 1685年 相傳泉州人陳瑜到海山庄開墾
  • 1713年 墾戶「陳合議」請墾海山庄
  • 1745年 隆恩陂完成
  • 1747年 墾民修建三峽經鶯歌抵桃園道路
  • 1755年 董日旭至三峽開墾
  • 1769三峽祖師廟落成
  • 1775年 興隆宮媽祖廟創建
  • 1777年 閩粵械鬥,李姓族人建宰樞廟
  • 1785年 建福安宮(土地公廟)
  • 1808年 橫溪至成福道路完成
  • 1822年 翁添至成福路種菁樹,從事製染
  • 1825年 三峽近郊開始煉製樟腦
  • 1833年 大地震祖師廟、宰樞廟受損重修

 

    宰樞廟修繕記錄

    宰樞廟派下七大房世系

 
  仙景李姓族親世系,由山東景山公傳分,燈號隴西,至第三世祖邴公時,移居福建省泉州府,其子孫分居各地,另以仙景為南下本姓之燈號,而安溪、同安、惠安、南安、永香、頂交、漳州、廣州、和啟、晉江等地族親概皆仙景李世系,後子孫再移居臺灣各地。李氏祖先,由安溪移居臺北府三角湧庄字公館尾(三峽鎮秀川里)吉宅居住。其時地方尚未開發,瘴氣瀰盛,兼有蕃害,故族親克尚克捷等,於道光十三年提倡建立宰樞廟於公館尾現址奉祀玄天上帝公護佑,並購土地為祭典及宗族團聚之用,當時計有七大房(第一房乃章、第二房不緇、第三房欽仲、第四房光寰、第五房長進、第六房爾華、第七房春禧等之後裔)由第一房起每年輪流擔當祭典,訂定 農曆三月初三 日為祭典日,初四日開族親會。於民國十六年十二月改為委員制,每房選出委員一名擔當會務,並議定爾後每年 農曆三月初三 祭典後舉行宗親會,會後宴敘,相傳至今。

 

宰樞廟 其特殊之處在於門框有精緻的木條刻花,正門設有三座門,門的裙板與條木均附有雕刻,堪稱藝術的精品。牆面則為水泥內包泥土與稻草而成,在台灣大小廟宇中也極為罕見。

 

  宰樞廟 廟口前方是早年三峽溪可通舟楫時的船運碼頭,廟前廣場,緊臨河岸,是昔日三角湧的舊碼頭,曾經商帆雲集,熱鬧喧囂。如今溪水清淺,讓人難以想像當年人舟喧嚷的繁華景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