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 媽祖 的故鄉 , 民俗活動在當地頗受種視 , 而且具有地方特色 , 正月期間活動不斷 , 種類繁多 ,都是圍繞著 鬧元宵這個中心展開的 , 形式也是以 游神 為主 , 不同的多了最具特色的 ''僮身'' (註:乩童)
莆田涵江 白塘鎮一帶 , 有過 元宵月 的習俗 , 從正月初四到正月二十四日 , 每個村庄輪流過 元宵節 , 過節當天 , 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民俗典 , 當地 元宵節 最後一天 , ''僮身''上演最刺激的''打鐵針球(註:操刺球)
白塘鎮 鎮前村 位置於涵江往 湄洲島 必經之路上 , 村里的祭神主場地, 顯靈宮 因靠大馬路 , 也叫 大路宮 , 正月二十四的主神是 廣平周王 , 儀式在下午兩點正式開始 , 游神隊伍陣勢很大 , 摩托車 .禮砲車開道 , 各路鑼鼓隊居中 , 宮裡供奉的各位神靈隨後 , 主神 廣平周王 處於押後的位置上 , 今年 鎮前村 的 ''僮身'' 有八位 , 混雜在隊伍中 , 進行 鐵針球敲打後背的表演 , 整個過程歷時兩個半小時 , 雖然是 菩薩附身 , 可畢竟是血肉軀 , 兩個多小時來 , 後背難免皮開肉綻 , 血流如注 ~
補充一個奇特的現象 , 這些''僮身''們在當地可謂是民俗活動選手 , (跟偶們台灣一樣) , 雖然他們每次上堂背部都會受傷 , 可是在現場 我(註:記錄者)注意到 , 他們脫掉上衣光著膀子時 , 背部並沒有見到明顯傷疤 , 這點甚是奇特 ~
這裡摘錄一段當地人關於 ''僮身''的介紹 :
在福建莆田農村豐富多彩的廟會中 , 最能進入人的視線 , 刺激人的眼球 , 震撼人的心靈就是''僮身'' , ''僮身''是經過叩堂(註:應該是神壇的意思)上由 菩薩 附身上堂(註:降駕) , 成了人與神相互溝通的一種形式 . 一個代言人 ~
所以在選擇''僮身''的過程中 , 各村都有一套程序 , 有的進行封閉關戒訓練選出 , 有的是經過吃素 . 咒經宣示確定 , 有的是由 菩薩顯靈直接指定 , 在諸的選擇中 , 最為嚴格的是 江口 一帶 通過關戒禁身選出的''僮身''它是根據宮中菩薩許願要求培訓新的''僮身'' , 在這期間 ,全村十到二十歲的幾十個男孩子 ,集中到一個大房間中 進行 全封閉關戒 禁身訓練 , 通過法師作法根據神靈旨意 , 從中定出幾位能翻白演的作為人選 , 再到神龕面前宣誓 , 經過菩薩同意後 , 新的一代''僮身''就產生了 , 其他人就只能當隨童了 , 延伸閱讀原文 《莆田風俗-僮身》
今天有八位''僮身'' 所以有八粒 刺球
泛著冷冷刀光的刀轎 共有八頂 .
各路鑼鼓隊陸續進場集結 .
人們在等候''僮身''出關 .
''僮身''入定 等待菩薩''附體''上堂 .
一樣的姿勢 .
今天游神繞境的主帥 廣平周王 .
隊伍從廟裡出出來時 蒲仙戲 演員虔誠的膜拜 .
結束兩個半小時的游神活動 回到廟前廣場 高朝迭起 .
坐有“僮身”的刀椅由僮伴們抬著猛烈向宮裡衝去“僮身”也開始動作急速用流星錘猛力敲打自己的後背,不知為何衝入宮裡的刀椅連上“僮身”往往又退回到宮外,緊接著又往裡衝,反覆多次,刀架上的“僮身”每次都賣力地用刺球敲打後背 ~
可能是附身菩薩不肯離體歸位,或者又有新菩薩附身上堂,總之這樣的反覆每個“僮身”都要來上幾回,最多的一個反覆了七八回。 “僮身”進到大殿後,先在 五顯大帝 神像前行禮,後到備好的位子上坐定,由一老者用香爐灰處理傷口,再在“僮身”耳邊耳語幾句,也就是 退堂 (註:退駕) ,整個儀式宣告結束。
感謝 內地 王明磊 先生 精彩的記錄...
以下四張相片也是福建 蒲田 元宵慶典活動.
很喜歡這種傳承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