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宮 蕭太傅
蘇 . 柳 . 李 三夫人
東班頭爺
西班頭爺
富美宮 位於 福建省鯉城區南門水巷末端,臨晉江下游富美渡頭,始建於明正德 年間(公元一五零六~一五二一年),主祀 西漢名臣 蕭太傅,配祀 文武尊王 張巡 . 許遠 及王爺二十四尊,清光緒辛已年(公元一八八一年)移建於現址。
現存廟宇為清代建築,廟中簷椽斗拱雕刻精美。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富美宮被稱為“泉郡王爺廟總攝司”,分靈遍及閩南、台灣及東南亞,其中僅台灣就多達兩千餘處。相傳,本宮始創於明代正德(一五零六~一五五一)年間,距今巳近五百年曆史,在這期間,有過多次重修、邊建、規模不斷擴大,但因文物、資料流失之故,對史實已難—一進行考證,僅據現有資料,對'' 富美蕭王府行宮 '' 沿革略作概述。
據清道光辛巳(一八二一年)年立的《重建谷旋富美境武聖殿蕭王府行宮》碑(被火焚過文字不清)刻,雖係記載重建時的收支情況,但碑額用“武聖殿蕭王府行宮”之稱。對“武聖殿”由來,經查證,此乃於嘉慶年間,本宮普供奉 關聖夫子之故,據道光版本《蕭夫子簽譜》載郡人曾炳查所摸序言中有:“昭代嘉慶年間總巡天下降神於城南富美武聖殿……至令香火增新”“關蕭二夫子皆大漢忠勳,英靈顯赫”之句,可見因奉關聖才有“ 武聖殿”之設,而 蕭太傅 有漢代儒宗之讚譽,故奉在同一殿堂,稱“關蕭二夫子”也合乎情理的,雖“香火增新”,但 蕭太傅 仍為 富美宮主神。
且轄有眾多王爺,為不改變故有性質,又有“蕭王府行宮”之稱,這種同一廟宇,同一神明,兩種稱謂的現象。反映了泉州民間信仰的特色。光緒 辛 巳(一八八一年)年里人鑑於官瀕臨江畔,屢遭洪水淹沒,於是發起擇地重建於現址,規模比以往略有擴大。重建後,本官供奉以 蕭太傅 為主神,配祀廿四司,還奉祀文武尊王,蘇、柳、李三夫人。延續至令。
民國廿三(一九三四年)年,地方紳商再倡修,為擴大場所、里人李德矮自願獻出房地。這次重修耗巨資、聘名師巧匠、精雕細琢、建築之精美冠泉州同類廟宇,舉人 曾振仲 等名士為 富美宮撰寫多副楹聯、匾額。
文化大革命使富美宮停止活動,廟宇先後被用為工場、老人活動場所。一九八八年五月重新組成董事會、恢復活動。 一九九一年一月於宮左購民房查座,改建為四層樓房,作董事會辦公、接待之用。富美宮自創建以來,已歷經數百年曆史,在地方故老的關心,各方善信的支持下,事業日益發展。如今已成一處名聞海內外的王爺信仰朝拜的古蹟和遊覽勝地。
富美宮主體建築二進,中有拜亭,西側為夫人媽宮。原山門外有照牆和戲台,解放初毀。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硬山式。主祀西漢名臣蕭望之(蕭王爺),配祀文武尊王張巡,許遠和二十四司,被稱為“泉郡王爺廟總攝司”,其殿內殿外的木雕、石雕均甚精美。
富美宮在文革中受損,一九八八年重修茸。富美渡尚存舊貌,近年又略有修繕,系用花崗岩石砌築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