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指源宮 主神 楊府真人
楊府真人,名筠松,字叔茂,號救貧。祖籍江西(簡稱贛),竇州楊氏,生於隋朝開皇年間(約公元591)農曆九月初三日,父楊建德,母姜氏。十三歲父母雙亡,筠鬆成為一個孤苦零丁孩童。但是從小聰明過人,有神童之稱,處處惹人喜愛。此時幸得贛州府白清之寵愛,收入府中,教讀詩書,學習兩餘年,筠松長進很快,對詩、禮、易之書,即能熟讀,又能所用。
在 白清長輩之輔導下,精通相地術《堪與術》、俗稱風水術,又名地理、青烏、青囊、造命,觀察宅舍等,著有《撼龍經》、《疑龍經》、《洩天機》、《青囊奧語》、《發微》以及造命千金歌等寶貴傑作。為後世觀察宅舍、墓葬、地形環境、擇日、測斷吉凶、休咎的方術提供寶貴資料。且對《葬書》加深研討,又自著《葬書》一部流傳於世。成為江西地理一門派系。 (另一派即宗廟派)。
楊筠松 因精通周易、山醫、命卜、醫學、擇日吉凶、鎮妖邪之符咒等,有新的創造,新的發展。對當時黃巢軍有充分了解、觀其虛弱之點、進諫於朝,得到隋王之採納。此事有功於朝。封為金紫光祿大夫。但筠松從小有志不為官,一心想救貧濟世,去官為道。飄揚五湖四海,以相術、擇日、造命、測斷吉凶為生。救濟萬民,時至壽終六十有三。
楊筠松 是唐代一名術士,一生則為民,死則為神,有一次唐太宗之母后乳疾、經御醫國手愈治難痊,乃出榜徵醫,一日太監奉報午門外有一山醫道稱揭榜前來為太后治病。上諭召見,俄頃,太監引入就診,經看病用藥,藥到病除,即欲辭出,上以禮款留,並有所賜,均被謝絕。臨走時,帝稱為國師,用三通鼓奉送。忽然不見,是神非人也,帝曰道德楊救貧也。此事傳入江西贛州,楊姓為紀念楊筠松之功德,塑造公之神相奉祀。
後來楊後裔 楊楠,因家鄉天災人禍,渡生不得,乃帶這尊沉香木雕之神像,入閩避難求生,游至安溪與南安交界之經嶺定居,住在一山寨。想不到亂世之時,天下烏鴉一片烏,每地都難度生,有一夜,寇賊上山搜驚,茅屋被燒毀,楊楠撲鬥喪身,其余東奔西跑。此山寨成廢圩。時至明朝年間,經嶺葉頂居住好多姓氏,有賀、孫、宋、葉等人家,在夜間乘涼時,發現對面山寨有發出紅光,閃爍耀眼,眾疑之,俄時約數人,登山寨,探其虛實,見無何物,只有茅草中夾著一塊大石,其石隙中有一尊佛相。觀者醒有所悟,神光也,隨將佛帶回奉祀。又不知何神名,但也很巧,有一天,一農夫,從田中撲跳到神相壇前,降示喋喋數語,道出神名來歷,贛人,唐代術士,姓楊,名筠松,字叔茂,益號救貧。楊楠帶神相到此山寨等數語。
當時村里有識之士,猛有所悟,楊救貧 是唐代術士,精通山醫命卜算,地理、風水、墓葬……等。從此時起,楊救貧聲威大振,群眾每有事求之,只要有虔誠,有求必應。頃刻間,一傳十、十傳百,波振鄉內外,縣內外,海內外,成為救濟萬民一名神——道德楊救貧,又俗稱經嶺仙。楊救貧因道德造化,故稱為楊府真人楊府真仙 也。
|